代发信息

纯手工代发信息,可指定网站发布

宁梦网络代发信息网为您精选各大B2B平台自媒体平台论坛博客平台,为您省时省力又省钱

您的位置:首页>>b2b信息代发平台>>狮乐天琴十三号 32路调音台产品介绍

狮乐天琴十三号 32路调音台产品介绍

发布时间:2025-05-19 点击:8次

狮乐天琴十三号 32路调音台产品介绍,咨询电话:17319092052

1.32路单声道话筒输入,2路立体声输入
2.每分路设有单独电平显示分路输出信号大小
3.每分路输入信号一键衰减功能
4.带48V幻象电源,每分路设有48V独立开关
5.每分路均衡带中音扫频功能
6.3路AUX辅助输出
7.内置双效果器,分别使用24种DSP人声效果和8种DSP乐器效果,且每种效果参数单独可调
8.每分路设有独立静音按键并且带LED灯双色显示
9.每路监听按键带LED灯显示
10.100mm行程高精度推子
11.MP3通道有独立的增益控制输入信号大小以及设有高中低三段均衡可调
12.带声卡功能,可连接电脑/手机信号播录功能
13.带蓝牙和USB录音功能的MP3播放器
14.2.5寸点阵屏显示
15.立体声总输出双7段均衡可调
16.左右立体声输出,四路编组输出




技术参数 

MIC输入:
频率响应:15HZ-30KHZ+/-1db
增益范围:+10dB 到 +50dB 
输入水平:+12 dBU@+10 dB
阻抗:2.6kΩ 平衡输入
信噪比:110dB /112dB
失真:0.04%/0.03%
 
线路输入:
阻抗:20kΩ平衡输入 10kΩ 非平衡输入
增益范围:-10dB 到 +40dB
输入水平:30 dBu
 
串音衰减度
主声推子:90dB
通道静音:89 dB
通道推子:89 dB
 
频率响应:
MIC输入到主输出:
<15Hz-60kHz   +0dB/-1 dB
<10Hz-100kHz   +0dB/-3 dB
 
立体声输入:
阻抗:20kΩ
输入水平:+22 dBu
 
EQ单声道:
低:80Hz/±15dB 
中:100Hz – 8kHz/±15dB 
高:12kHz/±15dB 
 
辅助发送:
阻抗:120Ω
输出水平:+22 dBu
 
立体声辅助返回:
阻抗:20kΩ平衡输入 10kΩ 非平衡输入
输入水平:+22dBu
 
主输出:
阻抗:120Ω 非平衡输出
输出水平:+28dBu   
控制区域输出:
阻抗:120Ω 
输出水平:+22dBu
 
耳机输出:
输出水平:+19dBu/150Ω(+25dBm)
 
电源供电:100 – 240V 1A 250V

 

 



 

 

音箱扬声器线阵列知识问答

  什么是高质量音响系统的目标?提供明确规定的、从坐位到坐位尽可能一致的全频覆盖。但是,传统的扬声器群方法,由于音响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干扰,在达到这个目标方面,存在着固有的限制。解决办法就是提供具有较好的音质(较少的梳状滤波)、较好的覆盖、更有效地利用放大器功率的系统。下面是一个概况: 

  问题: 

  1)以足够的声压级覆盖大量的听众,要求多只扬声器(一只扬声器,在理论上是理想的解决办法,但是不能提供必要的声压级或者覆盖)。 

  2)传统上,这意味着多个梯形音箱,排列得尽可能紧凑,一个音箱覆盖一个特定的区域。这是一个把破坏性覆盖图形重叠降低到限度的企图(这就引起时间到达/相位的不规则和形成梳状滤波、不均匀的频率响应、不良的清晰度等等)。结果是传统的扇形多梯形音响阵列。

  3)即使采用严格的图形控制,相邻装置之间的图形重叠依然发生,由于不同的路径长度和信号到达时间,造成与频率和位置有关的干扰(梳状滤波)。形成的抵消,从坐位到坐位,在频率响应和声压级中引起广泛的变化。 

  4)扇形阵列的另外一个固有的限制是,为了降低图形重叠,应当只有一组扬声器单元指向给定的听众区域。总的声压级因此受到该组单元的能力的限制。试图通过把多个声源指向同一个听众区域来提高给定区域的声压级(实质上使阵列变得平坦),则由于重叠的图形(梳状滤波)而增加相位抵消。 

  5)传统的系统投射的是球面波阵面,在水平和垂直两个平面内均匀扩张。声压级(SPL)服从反平方规律,它表明,当距离增加一倍时,声压级下降6dB。实际的效果是,对于常规系统,为了把足够的声压级送到覆盖图形的后面,覆盖图形的前面有可能过响。 

  6)在试图提供足够的声压级的过程中,随着音响单元的数目的增加,各种到达时间和相位抵消形成混乱的声场。因此,为了克服房间内在总声压级上的相位抵消效应,要求额外的功率。

  解决办法: 

  1)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创造一个虚拟单声源。这个在理论上理想的解决办法(依据定义),消除图形重叠、来自邻近声源的相位抵消等等。但是,在整个音频频带内的实现变得复杂起来。 

  2)传统的线阵列概念是由Olson,Beranek以及其他人发展的。1988年,ChristianHeil博士和MarcelUrban教授从事研究,结果产生了要求的条件的定义。在这些条件下,可以在可听的频率范围内,有效地把单独的声源耦合起来,创造虚拟单声源。有关的参数包括波长、每个声源的表面积、相对声源间距。 

  3)这项研究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是Heil博士和Urban教授把菲涅耳分析应用到理解音频干涉现象。利用1800年代早期的原理(分析光学干涉),确定了L-ACOUSTICS波阵面纠正技术的准则。 

  4)Heil博士和Urban教授1992年3月在AES发表的论文引用了这些准则, 

  它们可以总结如下:

  如果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,那么在一个平面或者连续弯曲的表面上,排列成阵列、并且声源之间具有规则间距的声源集合,等效于其尺寸与整个集合相同的单个声源: 

  a.声源之间的间距(步长,定义为相邻声源的声学中心之间的距离),在工作频带的所有频率,小于波长的一半。 

  b.单独的声源产生的波阵面是平面的(平坦的和矩形的,在声源的输出有不变的相位),并且声源的组合面积(有效辐射系数)至少填充目标辐射表面区域的80%。

  5)线源阵列的性能和单独扬声器箱的设计,受到WST准则的物理学的严格支配。 

  6)扬声器的外形尺寸支配着中低频扬声器能够满足个准则,但是高频压缩驱动器则不能支配(外形尺寸太大了)。

  7)为了正确耦合,高频部分必须符合第二个准则。这就直接导致了取得权的DOSC波导,它是个能够产生矩形、不变相位平面输出的高频装置。这种取得权的DOSC波导是L-ACOUSTICSV-DOSC、dV-DOSC、ARCS系统的心脏。

  8)L-ACOUSTICS对这些概念的应用,在整个的频率范围,形成虚拟单个单元线声源系统,必要的时候,可以对它进行发展和巧妙的处理,以产生需要的覆盖图形。

  9)正确地应用波阵面纠正技术,线声源系统产生的圆柱形波阵面,当距离增加一倍时,可以下降3dB(相反,传统点声源系统的球面形波阵面,当距离增加一倍时,下降6dB),从前到后,形成更均匀的覆盖。

 

 

 
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24小时咨询热线:

15779636319

微信咨询
宁梦网络
返回顶部